必遊景點
漫遊在花蓮的田園風景中
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,因東傍鯉魚山而被命名為鯉魚潭。近期推出紅面鴨及晚間燈光水舞秀,是許多遊客來到花蓮都會安排必訪的景點。
在鯉魚潭周邊有著規劃完善的鯉魚潭自行車道、露營等多元遊憩活動,適合全家出遊踏青,嚐一嚐當地特色菜活跳蝦,感受這裡慢活的步調。
每逢8月至9月的六十石山金針花季時,站在景觀台上,能看見一片片遼闊的金針花田,或是俯身欣賞縱谷優美的田野景色。
在金針花季期間會有交通管制,也是人潮最擁擠的時刻,若想體驗六十石山清幽迷人的風情,在冬天時俯瞰花東縱谷裡的油菜花田,壯闊的金黃色花海令人難以忘懷。
過去有「小上海」之稱的林田山林場,被稱為森坂(日語發音:摩里薩卡),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,規模僅次於八仙山、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。
隨著時間流逝,林田山昔日的風華也逐漸消失,但園區中保留各種伐木器具、傳統消防物等豐富的文物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,讓人能夠一窺當年林業的繁華歷史。
在每年3月至8月是蝴蝶谷絕佳的賞蝶季節,來到這裡可以瞧見青帶鳳蝶、端紅蝶、蛇目蝶等30多種蝴蝶翩翩起舞。在3月至5月、9月至11月間,還能夠欣賞黑翅螢及台灣山窗螢,每當夜幕低垂,看到點點螢光在草地林間閃爍飛舞時,總是令人讚嘆不已。
蝴蝶谷不僅是親子最自然的生態學習園區,還有提供露天溫泉可泡湯享受森林浴。
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,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,並孕育出豐富的鳥類、蛙類、底棲性魚類等自然生態。
居住在此的阿美族人,發展出獨特的巴拉告生態捕魚法,不僅讓人可以上一堂生態課,還能嘗到現撈的魚蝦、鹽烤吳郭魚,以及特有的石頭火鍋,來一場原民美食饗宴。
瓦拉米步道
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3.6公里,為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,入口處附近能夠觀賞秀麗的南安瀑布。沿路上舖滿著鮮綠的腎蕨植物,可以看見天然茂盛的低海拔闊葉林及柳杉,欣賞各種豐富的鳥類、昆蟲生態,以及優美的山景,是一條全年齡都適合走的步道。
樂活臺東的慢生活
鹿野高台擁有絕佳視野,能夠一覽整個高台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田野景色,也是臺灣東部一處優良的天然空域活動場地。每當6月至8月時,正是鹿野高台進行熱氣球活動的好時機,搭乘緩緩升空起飛的熱氣球,徜徉在花東縱谷的美景之中,親身體驗熱氣球起飛的這一份躍動。
利吉惡地位在臺東市北郊的卑南溪畔,又稱為利吉月世界,有著「台東地質國寶」之稱的利吉混同層。
利吉混同層是由顆粒極細的泥岩組成,由於泥岩孔隙小,透氣性及滲水性差,進而形成這片壯觀猙獰的惡地面貌。沿著木棧道深入利吉惡地,猶如走入一條天然的地質史展示走廊,令人印象十分深刻。
在臺東池上鄉的田間小路上,兩旁是隨風搖曳的稻浪,因拍攝伯朗咖啡的廣告而大受歡迎,被稱為「翠綠的天堂路」。
遼闊翠綠的稻田隨著時間轉為金黃,再加上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,宛如明信片上的美麗照片。在這片無邊無際的稻田中騎單車、散步,讓人遠離城市的喧囂,沉浸在這番美景中。
大坡池原名「大陂」,又稱「大埤」,是內陸淡水草澤地,曾以「池上垂綸」列為臺東十景之一。
由於天然環境良好,因此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,而周邊更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,大坡池景色優美宜人,適合放鬆休閒,是來臺東玩不可錯過騎鐵馬、放空的好地方。
鸞山部落位在海岸山脈南端的都蘭山,擁有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。部落中沒有任何的圍籬、建築物及電力設施,是一座天然有如電影阿凡達的森林博物館。
交錯粗大的榕樹氣根不斷蔓延擴展,隨著原生枝幹枯萎時取代而之,就像樹木會移動一樣,因此這裡的榕樹又稱「會走路的樹」。
武陵綠色隧道位在台九線武陵段,全長約4.5公里。沿路兩旁的樟樹和木麻黃林蔭遮蔽,是相當迷人的綠色隧道,每逢雙數的週六便會舉辦2626市集。
看著陽光灑落樹葉間,徐徐涼風吹拂,再加上來往的車輛少,最適合躺在林蔭遮蔽的馬路上或騎鐵馬,感受這裡悠閒樂活的慢步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