織羅部落Ceroh
織羅部落Ceroh
部落介紹
原鄉葛鬱金,互助米86(Mipaliw)
織羅部落,在花蓮縣玉里鎮的春日里,秀姑巒溪與其支流匯流在此,193縣道也穿過此處,聚落中客家、閩南、外省與阿美族等多元族群一起生活,形成多樣、活潑又熱鬧的獨特面貌。稻米、葛鬱金、金多兒筍,是織羅部落的三大特色,在部落族人尊重生命與友善環境的態度下,成為重要的部落產業。
在織羅部落,有一群互助互信、團結一心的小農,組成「米86」團隊,「米86」源自於阿美族語中的「Mipaliw」,以往部落在農作收成期間,為了彌補不足的勞動力,彼此到各家戶「換工」協助收割、插秧等農事,也象徵了傳統文化中的互助精神。取名「米86」,除了反映傳統文化經濟與情感交流的重要價值,團隊的大家也身體力行實踐,尊重自然生態,重視作物從土地耕種到消費者餐桌上的每個環節,每位小農都懷有對故鄉、農耕的夢想,一起鼓勵、一起前進。
部落美味
稻田腳印餐桌
在織羅的大腳印稻田中,品嘗一桌盛宴。來自這塊土地耕作的自然滋味,代表織羅部落的三種作物:稻米、葛鬱金、金多兒筍,吃著食物原味,感受作物的靈魂。料理,幫我們開啟一扇門,通向織羅部落文化生活的精神。
※除稻田腳印餐桌外,部落另有提供風味餐
走訪部落
文化導覽
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織羅部落,隨處可見族群融合的痕跡,無論是客家、閩南、外省、原住民,在此都怡然自得。來到這裡,跟著部落族人一起探訪北回歸線經過的春日派出所,聽廟公解說五穀宮裡供奉神農大帝故事,坐在拍攝《看見台灣》時齊柏林導演召集大家的大樹下,走入部落,用身心好好感受文化。
農事體驗
金多兒筍在阿美族語稱為「Kingtol」,主要生長於海岸山脈,與一般箭筍不同的是,金多兒筍幼嫩細長,產季在每年6月到11月。葛鬱金在阿美族語稱為「Alida」,產季約從11月到隔年4月,其澱粉細緻顏色純白,是天然勾芡原料,也能製作成糖果、布丁、果凍,更因其養生保健功能,受到矚目。因著來訪季節的不同,可以體驗不同作物的採收,更能製作果凍或飲品,品嘗不同的風味。
八卦網體驗
織羅部落位於秀姑巒溪中游,因循著傳統阿美族的生活技藝,在溪畔撒網捕魚、採集野菜與水菜都是日常的一部分,秀姑巒溪被笑稱為部落族人的冰箱,想吃的時候就來拿!聽起來容易,撒八卦網可是有竅門,快來請教部落撒網達人,如何完美拋出正圓形,滿滿豐收。
情人袋DIY
將傳統文化祭儀中配戴的情人袋,轉化為平日也可以搭配服飾的多變樣式,並搭配多股編繩配戴。聽情人袋的文化意義、了解文創的過程,兩人或三人合力製作編繩。這不只是手作體驗,更在過程裡互動、交流,隨著繩股的拉扯、交織,關係也慢慢纏繞一起而有了改變。
彩繪米DIY
為了推廣部落農產,靈機一動開發出米彩繪,現在已經成為織羅部落的農產招牌。經過檢驗與計算的營養成分比例,用在地栽植的紅米、紫糯米、小米與白米、糙米,透過層層疊疊的有趣手法,讓織羅部落栽種出的米粒,拼出自己心中的美麗圖像。
Tribal Queen Art & Café - 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館
旅英的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返鄉開創「 Tribal Queen Art & Café - 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館」就座落靜謐的縣道193、比鄰織羅部落。
咖啡廳展示優席夫近年最經典的作品原畫,也嘗試建立部落小農的展售平台,咖啡是部落栽種的阿拉比卡咖啡,還有以部落農產品烹調的餐點,庭園中還有小農耕種的農產。
參加織羅部落遊程,跟著樂天幽默的部落族人一同探訪孕育國際級藝術家優席夫的部落,欣賞大師原畫,啜飲一杯部落味濃厚的咖啡。
預約資訊
遊程1
稻田腳印餐桌一日遊:文化導覽→農事體驗→稻田腳印餐桌→八卦網體驗→米彩繪DIY→野菜下午茶→Tribal Queen Art & Café - 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館
遊程2
風味餐半日遊:文化導覽→米彩繪DIY→風味餐→八卦網體驗→情人袋DIY→Tribal Queen Art & Café - 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館